首页 > 太白山文化 > 地文生物景观 > 正文

东线宗教文化情况调查
2016-08-29 10:11:12   来源:    点击:

东线是从太白山汤峪口开始入山的。秦岭北麓有两个汤峪,即东汤峪和西汤峪,两个汤峪都是因其温泉汤疗养胜地而得名。东汤峪位于西安东南的蓝田县汤峪镇,终南山石门岭东端,是著名的温泉疗养胜地,通常称为“蓝田汤峪”,或“东汤峪”。西汤峪位于宝鸡眉县的汤峪镇太白山北麓,通常称为“眉县汤峪”或“西汤峪”,东西两个汤峪相互遥望。本文所指汤峪口,就是专指眉县境内太白山北麓的西汤峪。汤峪口是由东边的“凤山”和西边的“龙山”对峙形成的一个进入秦岭,登临太白山巅的峪口。隋文帝杨坚曾在此建“凤泉宫”作为避暑洗浴之地,唐玄宗曾三临其地,赐名“凤泉汤”。

(一)青牛洞
在汤峪口的右边的龙山上,目前存有道教活动场所青牛洞。青牛洞在通往龙山山顶的半山腰上。在进入青牛洞的院门口设置有宣传栏,该宣传栏写着《摸牛治病歌》:“2500年前,老子曾寄居龙山一宿。人们为纪念老子与青牛,便为之塑像。后来,人们向塑造的青牛求医,居然灵验,因为老子在龙山青牛洞留下了灵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青牛洞道观时,在老君洞内挖出一尊石牛,形象逼真,这就是老子留下灵气的见证。所以,摸牛治病很灵,诸位贵客,不妨上庙一测,将引以为憾。一摸青牛头,脑部疾病休;二摸青牛背,腰背疾病退;三摸青牛眼,双眼疾病减;四摸清牛腿,四肢疾患坠;五摸青牛蹄,手脚无病疾。摸牛治病好处多,希望大家都来摸。”在这则宣传栏的诱导下,院子里的青牛石像被游客摸得溜光溜光的。老子是否曾经路过这里现在已无从考证,但这里成为道教活动场所应该是很久以前的事情。该道观现有数位道教神职人员在此经营看护。
\

(二)观音洞
沿着太白山景区修建的入山公路往山中行进一公里左右,就是太白山景区大门,从这里沿公路向山中行进约五公里处,路右边的山坡上,有新建观音洞庙一处,庙内有大殿一间,配殿数间,内供观音、送子娘娘和玄武大帝等神像,现为道教活动场所,现有常住道士两人。
\
在新建观音庙院内朝西边的山上遥望,隐隐约约可见后面高处的山崖上有庙堂旌旗,向上攀登一公里左右,就到了原来的观音洞。这里的建筑分布呈山下四层,最上边是一座天然石洞,洞中供观音菩萨、地母像各一尊,洞中地面有天然小水潭,清澈见底。依次而下,还有数孔人工依山搭建堆砌而成的窑洞殿阁,里面供奉太上老君等神像。其中生活用房两处各三间,均为砖瓦结构。据资文物资料显示,观音洞应该始建于明代,民国时期曾经有过修复,现已无人居住,道士迁往山脚新建庙宇内。观音是佛教中最主要的菩萨之一,观音洞应顾名思义应当曾是佛教的活动场所,但是,现在常住观音洞的是两位道士,而且登记为道教活动场所。这种情况在我国目前是比较常见,是历史和现实的生硬焊接。

(三)下板寺
沿着景区公路继续朝山中行走四十多公里,这里有一座寺庙,就是下板寺。这里是上下太白山的一处关节点,汽车只能行驶到这里,如果继续上山,就只能坐索道缆车或者步行爬山了。这里海拔3200米,站在下板寺瞭望周围山景,已经是云遮雾罩,会看山下的公路,就像一条细细的袋子缠绕在陡峭的山坡上。
\

据资料记载,下板寺最早建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曾经是一座佛教寺庙,旧寺的建筑情况已经难觅踪影,现在只有一座新盖的两层阁楼式建筑,顶层阁楼内供奉太白金星、三太白爷等神像,还有铁筑旧香炉一个。下板寺已经没有固定宗教人士常住,但从各种迹象来看,仍有游客信众在这里烧香拜神。因为是盛夏,等待坐索道缆车的游客很多,游人在缆车乘坐点的入口处开始排队,长长的队伍沿着上山的台阶一直向下延伸,约有一百多米。

(四)拜仙台
徒步爬山的小道就在缆车线路下盘旋绕行,常见坐在缆车里的游客与下面爬山的游客互相挥手致意。从下板寺沿山路而上数公里,到达拜仙台,索道缆车从下板寺到达这里就是终点了。这里高度海拔3300米处,继续上山就只有步行爬山一种方式了,走到这里,有些人已经明显感觉到身体出现了高原反应的症状,很多游客到此就不再继续往上走了。
\
拜仙台旧庙原有十多平米,现已经拆除,原来庙堂所在的一块平地正在搭建新的建筑,这里仅一尊神像,被移至路边一处五平米左右的一个简易棚子中供奉,神像没有标明是哪位神仙,只有棚子前面一块大石头上刻着的“拜仙台”三个字还提醒游人这里曾经是一处宗教场所,传说苏东坡任凤翔评判时曾在此祈雨。由于接下来的路途更加艰险和遥远,所以很所愿意继续爬山的游客都会在这里烧香磕头,祈祷神仙保佑一路平安。

(五)上板寺
从拜仙台往上继续行走数百米,就是上板寺。上板寺是与下板寺遥相呼应,据资料记载,上板寺与下板寺是同时修建于康熙二十二年建,根据现有的遗址状况来看,最早建筑约五十平米左右,现已被拆毁,遗址上建有森林公园入口亭一座,遗址旁有乱石搭建的石洞一间,内供三太白神像,内仅一香炉和神位。
\
(六)小文公庙
从上板寺沿山间小道继续前行数公里,到达地处海拔3320米处,就会看到一处小石屋,这里就是小文公庙。小文公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元年,从九十年代当地文物部门的实地考察的资料看,尚存有铁瓦、铁神像等,据说小文公就是八仙中的韩湘子。现已拆毁,只余旧庙遗址。小文公庙遗址已经被太白山自然保护站占用,修建了几座接待游客的板房。板房旁边搭建了一间十多平方米大小的石棚屋,里面供奉的是两座新的小神像,一位是观音菩萨、一位是太上老君。从小文公庙继续上山到达下一个可以休整的站点只有大文公庙,期间距离二十多公里的距离之间没有人烟,很多游客到达小文公庙后就不愿在继续前行了。
\

(七)大文公庙
从小文公庙出发,刚开始沿途都是高山草甸,虽是六七月,已经看不到积雪,但仍能感觉到雪消之后的气息,山脊平缓的坡地上,厚厚的草甸就像暗绿色的摊子随意地铺着,草甸上不时有几块大石突兀地摆放着。沿山脊中线被人踩出来的小道在草甸上划出了一条不规整的裂缝。继续走数公里后,就进入了乱石阵,这里被当地人称为“四十里胡基地”,当地人在山上忌讳“石头”而称之为“胡基”。这里已经很少看到植物了,硕大的石块犹如从山顶喷涌而出,怒涛奔涌般地泄向看不见的谷底,游人穿行在石缝中,感觉就像被裹进无边无际的奔牛群中,不禁使人想起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经过数十公里乱石中的穿行,终于到了大文公庙。大文公庙其实是山脊上一处凹地,在此处我们见到的一块铁碑上,有铭文称此处为“大霍洛”。就是说,这里从远处看就是太白山脊上的一个大豁口,人站在这里就像一只昆虫站在两个巨大的驼峰之间,前后只能看到绵延而上的山头,左右两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任何时候,都有强劲的山风裹着云雾飘过。
\
太白山上有大小文公庙,是现存太白山重要地标,也是驴友往来宿营的主要地点。大小文公和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有密切关系。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族侄孙,韩愈崇儒家,辟佛老,韩湘子成仙得道后,一心将这位族中长辈度入道门,留下了许多故事,成书于五代的《仙传拾遗》,现存全本清代道情《韩湘子九度叔父十度妻》对这些故事进行了更精彩的演绎。按照道教说法,经历了一系列打击后,韩愈随韩湘子修道也成为仙人。韩愈死后,朝廷谥号“文”,人称韩文公,因其系韩湘子长辈,太白山人就将韩愈称作大文公,韩湘子则为小文公,大文公庙就是韩愈的庙宇,小文公则是以韩湘子为主神。(下图为大文公庙遗址远眺,石洞为文公庙,蓝顶板房为森林公园保护站的游客接待处)
\

(八)大爷海
沿着大文公庙南边的山头朝上有一条小道,因为这里山路坡度大,再加海拔已高达3200多米,人在上山时非常困难,爬几步就要坐下来喘息半天。爬过山头后,路就略微平缓一些,在蜿蜒的山路上穿行数公里,转过一座山头,远远就能看见太白山的最高峰——拔仙台,人走在这些山道上,犹如走在梦境之中,看着前方云雾缭绕的山峰就在眼前,但走了好久后,感觉与它的距离还是那么远。绕过不知多少个小山头后,突然眼前一亮,在远处几座山头交汇缠绕之处,一汪碧蓝的湖面兀自映入眼帘,这就是传说中的太白神湖——大爷海。
\
(上图为山顶俯瞰大爷海,红蓝屋顶为森林保护站,远处茅房为仅存的道观)

在大爷海旁边陡峭的山坡上,距离大爷海水面一百米左右的悬崖上有一个天然石洞,这就是被认为道教第十一洞天的太白仙洞,由于离地面比较远,也没有专门的平整路径,只能攀爬着山崖上的巨石逐渐靠近。洞口有几平方米大小的平台,石缝了有一些不知名的地衣植物随意生长着,为这里增添了些许生机。洞内阴冷潮湿,当时虽在七月盛夏之际,但洞内仍有冰凌悬挂洞壁,洞内有无头铁像两尊,残存木构件上有“三官太白地位,民国十二年秋” 等字样。这就是传说中的道教第十一洞天,传说洞内有暗道可通大爷海底,但只有神仙可出入,凡人则不得其门而入。(上图为被称为道教第十一洞天的太白宝仙洞及其洞中的神牌)
\

(九)财神庙与二爷海
从大爷海向西出发,绕道山峰后方,有一条小道通向太白山南坡,途经一处庙宇遗址,庙宇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但从遗留下来的建筑屋基遗址可以清晰地看到原庙宇的建筑面积较大,约有二百平方米左右,后来在草丛中发现了一些破损的铁香炉和铁神龛等,此外还有一块保存较完整的小石碑,上面有“财神庙”等字样。
\

(十)三爷海
站在二爷海,朝东南方向向上看,就是拔仙台,沿着山谷往下看,远远就能看到三爷海,但从二爷海到三爷海,需要行走将近一个小时才能到达。(下图为三爷海及其庙宇遗址)
\
三爷海位于太白山南坡海拔3458米处。此处已经没有任何庙宇,旧庙遗址较大,目前仅残留康熙铁牌一个,破铁磬一个,香炉一个,铁钟一个。(下图为三爷海道观遗址上残留的光绪年间铁钟)
\

(十一)玉皇池
沿着三爷海继续下山数里,到达玉皇池,玉皇池位于海拔3270米处,其水量与面积较其它几个湖略大。玉皇池的建筑为一主殿一附殿。主殿为凌霄殿,生活用房三间。现存六尊无头泥塑神像,光绪十四年、同治十二年牌匾各一,明天启六年香炉一座,康熙二十五年铁磬一个,嘉庆十七年铁瓦一片,道光铁磬一个,道光三年铁碑一座,铁钟一口。现有老道士一人在此看守。
(十二)拔(八)仙台
从二爷海向东继续攀爬二百米左右,就是海拔3771米的太白山最高峰山——拔仙台,它也是秦岭主峰的最高处。峰顶较为平坦,有数十亩地大小,但满眼都是大小不均的石头。(下图为太白山最高峰拔仙台遗址)
 \
以前太白峰顶终年积雪不化,并因此形成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但最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盛夏时候,山顶很少有积雪存留,拔仙台上还有各种苔藓类植被生长开花。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到达这里的游人把石头垒成各种高低不同的石柱,这样的石柱有数百个,远远看去就像一群守护山峰的士兵,这个景象被当地人称为“万仙阵”。太白峰顶放眼周围,犹如天上俯视人间,周围的山头随着云雾山岚的飘移而时隐时现。
在峰顶南端的最高处,就是拔仙台的庙宇,该庙宇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朝道光年间重建。到了1990年前后,拔仙台尚有房屋十五间,前几年有一次雷电引起的火灾将主要建筑全部烧毁,现在只存残垣和石墙。因拔仙台原有建筑体量较大,仅石墙以内部占地面积约六百多平方米,从远处看去,虽然不见了房屋,但高低重叠的石墙犹如一座城堡。沿着石台阶进入石墙内,各种焦黑的木头随处可见,穿行于残垣断壁中,似乎火灾刚发生不久,残留的铁钟、铁神龛、铁磬、铁瓦等破烂不堪,随处堆放。石墙内有未烧毁的石墙木板房一间,里面供奉姜子牙泥塑神像一尊,有铁铸神龛一座,高约70厘米,方约50厘米,有光绪十四年间铸造的铁香炉一座,光绪十三年铁钟一口,无年代铁钟一口,铁磬一个。(上图为被烧毁的拔仙台主殿遗址)
\

(十三)雷公殿
在拔仙台北边数十米的乱石场中,还有一间雷公殿,该庙宇由石块垒成,上覆铁瓦,面积约十平方米,殿内破败的神案上已无神像,只是立着一块铁牌,地上放着清代铁钟一口,钟已破裂,铭文模糊不清。殿内悬挂大清道光十二年的木匾一方,上书“雷霆卿师”四字。
\
(上图为拔仙台北边石墙铁瓦的雷公殿)
上一篇:眉县境内太白庙现状调查
下一篇:眉县太白山宗教文化调查报告
热点信息
 
大秦岭:太白山的真面目
诗仙李白 关于太白山的诗句
关于太白山名的由来,你知道多...
《秦岭主峰太白山》 生灵万物...
太白山“移海”传说
登顶太白山,绝不仅仅只是为了高度
眉县太白山宗教文化调查报告 ...
《秦岭主峰太白山》 拔仙台上...
太白山大爷海的净水童子
眉县境内太白庙现状调查
主题活动
 
  • 【珍爱秦岭 保护家园】关爱秦岭...

    横亘于我国中部的秦岭山系,历经数百万年自然选择,拥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 如今,在秦岭地区发现的哺乳动物达

  • 太白山天下索道停运公告

    由于近期天气变化气温骤降,景区世外桃源以上路面积雪,景区公交车已不能行驶至红桦坪,经研究决定于2019年11月22日起天下索道暂停运

  • 翰墨丹青画 情寄太白山——枣庄...

    11月18日—19日,翰墨丹青画·情寄太白山枣庄·宝鸡书画家走进太白山采风活动成功举办。本次采风活动是枣庄·宝鸡国画艺术交流活动的

  • 持宝鸡市无偿献血光荣卡免费游红...

    即日起,凡持《宝鸡市无偿献血光荣卡》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的献血者游览红河谷景区免票。

  • 护林防火倡议书

    火灾无情,防火先行,又到了森林防火季。每年的10月初到次年的5月底是森林火灾高发期,点点火苗可毁整片山林。为了严防火灾发生,确保

  • 张军辉讲党课:弘扬传承杨文洲精...

    为推动太白山旅游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11月13日下午,太白山旅游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军辉在管委会机关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