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十六届县委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实力眉县、美丽眉县、法治眉县、幸福眉县”建设为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奋力作为,全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城市面貌发生新变化,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党的建设实现新突破,书写了眉县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项目投资最多、质量效益最好、群众满意度最高、对外影响力最大的辉煌篇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8%,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4%,创造了市对县目标责任考核“十连冠”这一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

我们坚持转型升级、质效并举,浇筑起一座朝气蓬勃的产业新城。
我们坚持城乡融合、一体发展,扮靓了一方日新月异的创意家园。
我们坚持生态筑底、绿色赋能,绘就了一幅山清水秀的壮美画卷。
我们坚持砥砺初心、倾情投入,谱写了一曲惠民利民的和美乐章。
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营造了一处比拼争先的干事环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眉县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

眉县先后荣获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县、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国最美县域等省级以上荣誉91项。

以蝉联市对县目标责任考核“十连冠”为标志,县域经济发展稳居宝鸡第一方阵,产业结构更趋完善,探索了一条产业提升之路,浇筑起一座朝气蓬勃的产业新城。


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首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中省各级授予猕猴桃领域的各项荣誉应获尽获,眉县猕猴桃品牌价值达到128.33亿元。



园区带动工程成效显著,“纺织、新材料、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四个百亿工业集群规模初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6户,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7%,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7%,进出口外贸总额连年攀升,非公经济占比持续领跑全省。

全域旅游工程提档升级,基本形成了“山水依托、休闲康养”的全域旅游眉县模式,接待游客数年均增长24%,旅游综合收入增长近7倍。
以入选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为标志,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城乡融合的大道越走越宽,扮靓了一方日新月异的创意家园。

累计完成投资36.65亿元,建设县乡村道路350公里,绛汤公路、西宝中线(眉县段)等10条交通要道先后建成通车,常兴火车站客运业务恢复运营,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累计投入50.7亿元,实施县城基础设施重点项目84个,建成市政道路14条,新老城区互联互通、有效衔接的“七横十纵”城市大路网框架基本形成。

聚力打造汤峪全国特色小镇和常兴全国重点镇,累计投资59.9亿元实施两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项目129个形成了以县城为核心、各镇区为支撑的“一核多点”城乡协同发展大格局。
以荣获中国最美县域称号为标志,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理念牢固树立于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心中,绘就了一幅山清水秀的壮美画卷。

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关闭露天矿山19座,整治“散乱污”企业254家,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2020年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7年增加76天。

全域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构建形成了以秦岭、渭河两大区域为重点,以美丽乡村为支撑的生态大格局,国家卫生县城顺利通过复审,常兴镇、槐芽镇、汤峪镇、横渠镇获评国家卫生镇。

累计完成植树造林21.53万亩,平阳湖生态公园、千亩荷塘、柳舟湖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3%。
以父老乡亲获得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标志,幸福眉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就,谱写了一曲惠民利民的和美乐章。

全县37个贫困村、10806户3458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县70%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5321”工作法在省市推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累计增加就业岗位1.6万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7%、9%,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国家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

年均民生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8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基本医疗参保率保持96%以上,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

教学质量位居全市前列、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12345”医共体新模式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举办文化惠民活动500余场次,镇村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

147项行政许可事项平稳划转,镇村两级便民服务站点全面覆盖,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县,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县“六连冠”。
以中省市各级对眉县的认可肯定为标志,全县各级团结干事、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巩固,营造了一处比拼争先的干事环境。

全县各级干部政治素养全面提升,化解难题、应对挑战、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不断增强。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强化选人用人政治把关,锻造了一支政治可靠、作风优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干部队伍。

全县800多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全面达标,创新开展“整镇推进、整县提升”基层党建活动,在全省率先建成基层党建视频指挥系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

持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十六届县委先后安排十轮次巡察,并实现本届任期内巡察监督全覆盖。
|